PPT系列感悟文章之三:控制你的想象力

发布: 2007-10-18 13:23  作者: webmaster  查看: 4471次 共有3条评论

[其它]

[其它]

[其它]

写过的两个文章中,我更喜欢第一篇,“学习PPT”,尤其是“我们干吗做PPT?PPT是干吗的?”一段。最近看了不少东西,也做了不少PPT,也有一些公司内部的讲座,于是,打算把这一块单独拎出来说一说。
      先生的实 在太棒,五一终于倒出空来仔细看。易中天先生站在屏幕前面,扶着演讲台,深入浅出的讲述他心中的三国和三国人物,“品三国”的“品”用的太经典。我们发现 易先生“品”的时候没有用PPT,但是整个演讲非常成功,观众的注意力完完全全在易先生身上没有移开过,他从头到尾都是中心,无论是视觉中心还是注意力的 中心。所以认为很容易被他的魅力吸引,被他的知识吸引。为什么易先生不用PPT、白板、黑板、幻灯片这种东西呢?我们同时也发现易先生讲座的条理很清晰, 只要从头到尾停下来的,一定可以知道演讲的层次,而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演示设备。因为演讲,重要的是控制听众的思路,让他们随着自己的思路去想。如果能做到 这样,还要什么PPT?

       再看,的 讲座,很少有人没看过,网上都泛滥了。同样的他能够最大限度控制听众的注意力,听众的目光永远在他身上。和易中天先生不同的,是他是典型的台湾讲师,手舞 足蹈肢体语言极为丰富,另一处不同,就是余世维先生会用幻灯片和白板。为什么呢?幻灯片上显示讲座的大纲,仅仅是大纲,白板上面写正在说的一些要点和图 示。余先生需要用一些辅助的信息渠道去完成沟通,需要把提纲做得更加明显。我窃认为这和目标听众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关,呵呵。但是我们可以学到的,就是无 论什么辅助信息,都只能是辅助的。千万不能喧兵夺主。

      还是要说道Jobs的演讲。Jobs是我见过的将个人魅力和PPT结合最完美的人了。上一篇说过,Jobs在不停的控制观众的注意力,他想让观众什么时候 看大屏幕他们就什么时候看,尽管大屏幕一直在那儿。他用PPT(不管是不是powerpoint做的)作为一种辅助,一种满足观众想像力的辅助。

       “想像力”是我们今天说的重点,甚至可以说是想像力管理。易中天先生不用任何演示,可以因为易先生说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具像的,他在第一回中就说了很多人说 xx演的曹操“不像”,“你见过呀你说像不像?”真的,如果把易先生说的人物都具像化的放在背景板上,观众就会把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往那个人身上套。就丧失 了想象力。总之我听完讲曹操的两场,心目中的形象和鲍国安没有任何关系。因为我跟着他的思路去想了,所以我认为我听的超值!
       余世维先生呢,我们注意他举例子的时候,会说“甲”怎么样,“乙”怎么样,他的幻灯片上永远都只有简单的文字。因为不能让“steven”“lily”这 样的名字给观众一个想像的引导。比如在大多数人想象中,“steven”这个名字就是戴眼镜,个子不高,看上去有点斯文其实有点小坏的男生。
      Jobs不一样,他要传达的就是很具像很具像的产品,iPhone、iPod、iMac,一个比一个具体。而且他没有必要让用户去想象这玩意儿该是什么样子。所以Jobs花了很多时间去引导用户想像“如果我有了这个…”这也是想像力管理。
      所以,关键在于你想让你的观众往哪里想。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,能不能掌握好内容控制大家的注意力。如果可以,那你的PPT别忘了精简精简再精简。
      前段时间经常在公司内部分享,做了一些PPT,其中“在淘宝网玩促销”个人比较满意。删了很多次,但是越删页数越多。因为原来在一页里面写了的东西,为了 保证信息传播的简单,保证观众不要把目光集中在PPT上,把很多信息拆分成多页。实践了一下,自己感觉还不错。比如第一个,我在说消费者利益的时候,引用 了一杯牛奶,整个屏幕上只有一杯牛奶,我需要让大家去想,把牛奶卖掉,应该怎么说话。第二个我想让大家去想这两个创意的信息传达,第三个是在说明数据对比 的意义。结果你的观众是可以帮助你往下多做一步的,因为他们在想,因为信息很集中。

[本帖最后由 huate 于 2007-6-24 01:54 编辑]
大家对 PPT系列感悟文章之三:控制你的想象力 的评论
wbqz 发表于 2010-9-20 22:44:47
例子很生动,ppt要根据想象力需求灵活运用在各种场合。
xinyan95 发表于 2010-8-19 11:50:38
写得太好了,受益匪浅!!连着三篇看完,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
设计中国 发表于 2008-6-11 14:46:50
这个很实用。
最新PPT教程
最新评论
PPT问答